蘿蔔糕 菜頭粿

Untitled

有許多料的蘿蔔糕。


前幾天,早餐吃了蘿蔔糕,好奇哪來的。娘說是大阿姨做的,很原味的,只有新鮮蘿蔔絲與在來米粉蒸出來的。經過慢煎之後,可以吃到蘿蔔絲本身的香甜。結果,才隔一天,當我回家,發現家中桌上也有個原味蘿蔔糕,當天晚上娘就煎來當晚餐。很單純,只吃得到在來米粉的米味,還有蘿蔔的滋味,裡面還有一絲絲的蘿蔔絲。結果,爹說覺得沒有味道。其實,這樣的原味蘿蔔糕,讓我想到以前奶奶做的蘿蔔糕就是這樣,只是在來米粉會加更多些。每到過年,我總有吃不完的蘿蔔糕。話說回來,奶奶過世後,家中桌上的蘿蔔糕大多是出產自外婆的手藝。爹會說原味蘿蔔糕沒有味道,其實是這20幾年來,他已經習慣外婆的蘿蔔糕口味。

再過一天,就出現照片中的蘿蔔糕,有用新鮮紅蔥頭爆香,香菇切丁爆香、金勾蝦爆香,娘還加了切丁的臘肉。即使沒有臘肉,那就是外婆口味的蘿蔔糕了。娘試做兩天,共做了三個蘿蔔糕,用大同電鍋蒸出來的蘿蔔糕,真的是很好吃,美味的。

Untitled

蒸好出爐倒蓋,正在收水的蘿蔔糕。


再過一天,兩張照片中的加料、滋味和口感豐富多元的蘿蔔糕,只剩下一小長條了。感覺又像是回到過年前後,三餐都只吃菜頭粿的情景。就知道我有多愛吃了吧。娘說了,小年夜要再來蒸蘿蔔糕,但是,她只想做原味蘿蔔糕就好,因為餡料豐富又爆香的加料蘿蔔糕,前置作業實在是太繁複了,要切、要剪,又要爆香,才能做調米漿,將蘿蔔絲炒熟,將米漿與蘿蔔絲混合,到米漿呈現半凝固狀,再放鍋中整平後,放入大同電鍋蒸。前面的「功」,要花的時間不少就是了。小年夜這天,娘要教我做蘿蔔糕,原味的會做了,其實加料的就不難。其實光聽過程,也不覺得困難,只是要花時間做而已。

曾經,我一度認為外婆過世後,網路相簿「自家美食」和部落格「私房美食」分類,大概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寫了。其實,在外公過世後,外婆曾說要教我做蘿蔔糕和紅龜粿,但是這個事情因為後來外婆的健康情形每況愈下,也就沒有學到。想不到,小年夜有機會可以學到蘿蔔糕的做法,心裡非常開心!晚上,還跟娘說,國中的時候,外婆還有教我做「碗粿」。我都還記得流程、方法和小細節。外婆還在世時,有次問外婆「碗粿」的作法,外婆只說,她很久沒做,早就忘記了。也許,哪天心血來潮,我想重現外婆教我做的碗粿。